6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6q,亚洲美女性爱电影在线观看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重點任務分解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7-10-23 15:29 字體:[ ]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根據《省政府關于切實做好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06〕150號)精神,現將《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重點任務分解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精心組織實施。對需要明確具體貫徹辦法的事項,省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意見,指導、督促各地認真執行。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本方案落實情況,省政府辦公廳將進行督查。


  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重點任務分解方案

  一、建立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
  (一)將舉辦畢業生就業活動、就業推薦、就業見習、檔案托管、集體戶口管理、就業指導與培訓、就業信息服務等納入統一的就業再就業服務體系,同級財政應給予適當支持。
  (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
  (二)積極培育校園畢業生就業市場,大力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相互貫通。2007年1月1日起在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內互設服務窗口,為畢業生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省教育廳、人事廳、勞動保障廳)
  (三)加快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信息化進程,盡快實現國家、省、高校三級聯網,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等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依托網絡聯盟,教育、人事、勞動保障等部門定期聯合舉行網上招聘活動。(省教育廳、人事廳、勞動保障廳)
  (四)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供求信息發布制度,用人單位主動申報需求信息,教育、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定期發布高校畢業生求職和崗位需求登記信息。
  (省教育廳、人事廳、勞動保障廳)
  二、引導和激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一)組織選派高校畢業生到蘇北農村中小學任教。(省教育廳)
  (二)每年有計劃地選聘一定數量的高校優秀畢業生到城市社區和農村就業。(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
  (三)對參加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蘇北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面向基層就業的志愿者,及選派到蘇北地區縣城以下農村中小學任教的高校優秀畢業生,由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發放生活補貼等開支;對自愿到蘇北地區縣級人民政府駐地以下地區(不含縣級人民政府駐地)基層單位工作,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其在校學習期間所借國家助學貸款本金及利息由省級財政代為償還80%,其余20%由接收地縣級財政代為償還。(省財政廳、團省委、省教育廳)
  (四)對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考研時落實加10分的政策。(省教育廳)
  (五)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招錄公務員時,優先錄用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并從2007年起,每次拿出20%左右的職位,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從2007年起,鄉鎮(街道)機關招錄公務員時,每年拿出2/3左右的職位,專門面向參加實施“西部計劃”、“蘇北計劃”、“三支一扶計劃”以及經我省組織、人事部門選派到農村基層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招錄。(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
  三、鼓勵非公有制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
  (一)對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方面與公有制單位員工一視同仁。(省人事廳)
  (二)按照政策規定,積極創造條件,幫助高校畢業生落實集體戶口,同時督促有關責任單位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集體戶口服務管理工作。(省公安廳)
  (三)落實企業用人和勞動保障制度,加強對非公有制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兌現勞動報酬,特別是繳納社會保險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切實維護畢業生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合法權益。加快建立技術技能崗位準入制度,優化社會勞動分工結構,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空間。(省勞動保障廳)
  四、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的扶持力度
  (一)今后3年在全省建立10至15個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每年從高校遴選一定數量具有創業項目和創業能力的畢業生進入,并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政策扶持、項目論證等一站式服務及公益性服務,推動創業活動健康發展。(省教育廳、科技廳)
  (二)建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資助機制。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興辦企業需申請小額貸款的,納入“江蘇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扶持資金”和再就業人員“小額貸款省級擔保基金”擔保范圍。(省財政廳、勞動保障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
  五、優化高校畢業生合理流動的制度環境
  (一)積極培育高校畢業生就業常設市場,政府所屬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定期舉辦面向畢業生的公益性專場招聘會,并免收各項費用。
  (省教育廳、人事廳、勞動保障廳)
  (二)加強對社會力量舉辦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的監管,規范“雙向選擇”行為,嚴禁舉辦以營利為目的畢業生招聘活動。采取切實可行措施,確保招聘活動安全,嚴防發生擠踏、火災等事故。(省教育廳、人事廳、公安廳)
  (三)對省內高校專科及以上已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按規定及時辦理落戶手續,真正實現畢業生無障礙就業。(省公安廳)
  六、加強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工作
  (一)離校后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到政府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登記求職并享受免費職業介紹服務。
  (省教育廳、人事廳、勞動保障廳)
  (二)有就業愿望的應屆畢業生當年9月1日前仍未就業的,可到其戶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登記,相關部門應免費提供專門的就業服務。畢業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崗位并有就業要求的高校畢業生可由其戶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發給《就業登記證》,對符合就業困難條件的發給《再就業優惠證》,憑證享受規定的稅費減免、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免費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等優惠扶持政策。(省勞動保障廳)
  (三)高校畢業生因短期無法就業或就業后生活仍有困難的,及時按照有關規定為符合條件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臨時救助。(省民政廳)
  (四)制定特困家庭畢業生就業援助辦法,對城鎮特困職工家庭、低保家庭畢業生實行重點推薦、優先安置;對零就業家庭畢業生,采取政府安排崗位等多種方式實行保底就業。
  (省勞動保障廳)
  (五)建立100個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為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免費提供3至6個月的見習培訓,見習單位和地方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基本生活補助。(省人事廳、財政廳)
  七、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著力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
  (一)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就業狀況實行綜合考查,適當調整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對連續3年就業率偏低的專業要嚴格控制招生人數,直至停止招生。(省教育廳)
  (二)在全省開展職業指導師培訓和認證,對高校就業指導人員實行資格準入制度。
  (省教育廳、勞動保障廳)
  八、認真做好畢業生思想教育和輿論宣傳工作
  (一)通過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了解社會,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樹立行行建功、處處立業的觀念,合理調整就業預期,踴躍到基層鍛煉成才。(省教育廳、人事廳)
  (二)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正面宣傳報道黨和政府對高校畢業生的關心,宣傳用人單位重視吸納高校畢業生的好做法。圍繞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基本政策取向,加大宣傳力度,激勵畢業生到基層、到蘇北、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省委宣傳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