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通知
蘇政辦發〔2007〕146號 2007年11月29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近幾年來,我省加大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力度,將農村改水工作列入省政府實事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仍有部分農村地區飲用水安全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現作如下通知:
一、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系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切實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作為關系民生的一項重要任務,放在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好,確保人民群眾喝上干凈、安全的水。
二、明確目標任務,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國家確定的改善民生、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任務。省政府研究確定,“十一五”期間基本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的問題。具體任務是:蘇中和蘇北地區結合區域供水主支干管延伸和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基本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蘇南地區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全面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各地要根據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要求,認真研究分析本地區農村飲水現狀,細化工作目標任務,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類指導、積極推進、創新機制、加強監管”的原則,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提高農村生活用水質量和供水保證率,保證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三、科學編制規劃,因地制宜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縣為單位組織實施。各地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目標任務,認真組織編制農村飲水安全實施規劃。在規劃編制中,要綜合考慮水源、水量、水質和周圍環境等因素,加強對水源的可靠性論證,確保水源布局科學合理,水質符合飲用水標準;堅持與區域供水、水源保護、鎮村布局規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專業規劃相銜接;將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與整體改善農村飲水條件統籌安排;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優先安排水質問題嚴重地區實施工程建設,優先在區域供水延伸地區安排工程建設任務。農村飲水安全實施規劃由縣(市)水利部門會同規劃建設等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經省轄市水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核后,由當地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省有關部門備案。
四、嚴格規范程序,切實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要嚴格遵照基本建設程序。工程立項要以縣(市)為單位,由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履行立項審批手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一經審批,不得擅自調整、隨意變更。在工程建設中,要全面推行規劃建卡制、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管理責任制。推行用水戶全過程參與的工作機制,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新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要根據不同的投資結構和管理主體,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五、創新投入機制,多渠道組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投資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所需投資主要由各級財政投入?!笆晃濉逼陂g,按照國家確定的人均投資390元的標準,中央和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補助。省以上補助依據縣(市)人均標準財力分檔確定補助標準:對一類地區省以上補助80%,二類地區補助70%,三類地區補助60%,四類地區前6個縣(市)補助40%;對海門、邗江、靖江、儀征四個縣(市、區)補助30%;其他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由市、縣政府負責籌集安排。
市、縣人民政府應根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需要,專項安排建設資金。各地要制定優惠政策,創新工程運行管理機制,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投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在充分尊重民意、嚴格執行“一事一議”政策的基礎上,組織和動員受益群眾投資、投勞,積極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實行縣級報賬制度,要嚴格按照專賬核算、專款專用的要求,加強管理,嚴格監督,規范使用。
六、明確工作責任,確保農村飲水工程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各級人民政府要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考核重要內容,建立和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實行年度目標考核。縣(市)人民政府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的責任主體。各有關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水利部門要商相關部門編制工程項目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組織和指導項目實施,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維護管理進行監督,對應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相關產品進行監管。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落實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的編制和報批、項目審批、計劃下達及建設與管理的監管工作。財政部門要按照規定及時落實和撥付建設資金,加強資金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項目建成后的水質檢測、監測,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預防性衛生學評價和竣工驗收。規劃建設部門積極推進區域供水規劃的實施,做好區域供水設施向鄉鎮延伸的規劃及建設管理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積極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供用地服務,優先安排工程用地年度計劃。環保部門要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監管及水質監測。其他各有關部門也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