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政辦發〔2016〕91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江蘇省知識產權強企行動計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8月23日
江蘇省知識產權強企行動計劃
為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增強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能力,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提高創新型省份建設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71號)、《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意見》(蘇發〔2015〕6號)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江蘇工作的明確要求,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中心、一基地”建設和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任務,進一步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以增強企業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為目標,以促進企業知識產權產出為重點,以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為支撐,以優化知識產權發展環境為保障,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能力,加快打造一批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知識產權強企,為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大驅動力。
(二)主要目標。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綜合能力明顯增強,知識產權強企成為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主力軍,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0年,力爭實現“四個顯著提升”:
——企業知識產權意識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實現全覆蓋,高新技術企業普遍擁有發明專利、注冊商標。創新型企業基本建立標準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普遍擁有知識產權管理隊伍。企業專利擁有量占全省比重達75%以上。
——知識產權產出效率顯著提升。工業企業每百億元產值發明專利授權量達85件,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比2015年翻一番,企業累計申請國際專利達2.5萬件,馬德里商標注冊量達2800件,萬人一般作品和軟件著作權登記量達60件。擁有有效注冊商標企業達20萬家,年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0件以上。
——知識產權強企數量顯著提升。擁有有效發明專利50件以上的企業達300家,年申請專利超過100件的企業達1000家,年申請國(境)外專利的企業達1000家,擁有核心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知識產權強企達5000家。
——支撐轉型升級能力顯著提升。在重點產業領域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價值核心專利,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5%,自主品牌企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5%。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宣傳培訓,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意識。實施“企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加大對企業主要負責人、知識產權總監和知識產權工程師的培訓力度。制定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主要負責人輪訓計劃,提升企業家知識產權意識,激發企業家創新創造精神,充分發揮其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推動作用,2016年底前完成輪訓任務。全面開展以知識產權管理、運營、保護等為重點內容的企業知識產權總監培訓,促進企業管理層提高知識產權管理和戰略運用能力。大規模、多層次組織企業知識產權工程師培訓,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及科研人員的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專利申請文書撰寫、專利信息利用、技術轉移等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培訓基地作用,強化績效考核評價,將評價結果作為持續支持其發展的重要依據。到2020年,培育企業知識產權總監3000人、企業品牌管理專業人才6000人、企業知識產權工程師40000人。
(二)突出信息利用,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效率。實施“互聯網+知識產權工程”,搭建知識產權大數據共享平臺,推動專利、商標、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等基礎信息免費向企業開放。推進知識產權導航試點工作,在高新區、特色版權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建設富有產業特色的專題知識產權數據庫,引導企業利用知識產權信息跟蹤全球產業前沿技術動態,提高知識產權創新創造水平和規避創新風險能力。制訂完善企業專利信息利用指南,指導企業結合自身需求建設個性化數據庫和有效使用商業化數據庫,鼓勵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并購、重組等環節開展知識產權評議,提高知識產權信息利用水平。到2020年,80%以上企業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利用制度,形成常態化的知識產權信息利用機制。
(三)加大“貫標”力度,推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化。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工程”,加大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市企業和外向型企業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以下簡稱“貫標”)推進力度,建立科學、規范、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逐級培育的工作模式,完善“貫標”工作推廣、培訓、評價、咨詢服務體系,引導企業在領導、機構、人員、經費“四落實”基礎上,有選擇、分步驟實施“貫標”工作。著力培育專業素養高、服務能力強的“貫標”培訓輔導機構和評價機構,積極爭取國家在江蘇設立一批“貫標”認證機構,推動“貫標”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開展。到2020年,推動10000家高新技術企業、20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市企業和外向型企業參與“貫標”,其中2500家通過省級績效評價、1000家通過國家認證。對通過績效評價和認證的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和20萬元獎勵。
(四)強化自主創新,提升高價值專利創造能力。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圍繞我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組織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高校院所優勢學科專業、重點研發創新平臺等為依托,聯合組建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專利鏈。引導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探索具有江蘇特點、可復制可推廣的高價值專利培育路徑,提高知識產權成果產出,在重點領域進行知識產權海外布局,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到2020年,組建100家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在主要技術領域形成一批創新水平高、權利狀態穩定、市場競爭力強的高價值專利和專利組合,有力支撐和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五)注重示范引領,打造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選擇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品牌優勢和發展潛質的骨干企業,引導其建立高水平的知識產權管理組織體系、高效率的知識產權信息利用體系和明晰的知識產權資產管理體系。支持創新型企業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研究制定知識產權戰略規劃,將知識產權戰略納入企業經營發展總體戰略,加強國內外專利申請與布局、專利與標準結合、企業品牌打造,綜合運用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技術創新能力、知識產權實力和規模效益全面提檔升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擺上更加重要位置,圍繞本行動計劃確定的主要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和推進措施,并層層建立工作責任制。充分發揮各級知識產權聯席會議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和工作聯動。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將企業知識產權發展主要指標納入創新驅動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并適時開展專項督查。
(二)強化投入保障。優化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方向,加大對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企業開展高價值知識產權創造、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構建、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培訓等工作。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共同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新創造能力,促進企業知識產權轉化和運用。
(三)完善支持措施。制定完善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配套政策,加強科技、財政、稅收、人才、產業、金融、知識產權等政策協同,形成政策合力和疊加效應。積極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利益引導機制,建立健全職務發明知識產權成果權益歸屬、獎勵報酬機制,切實提高科技人員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比例,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四)完善服務體系。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培育一批專業化知識產權代理、咨詢、評估、法律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中小企業和初創型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托管等服務。
(五)營造良好環境。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各類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力度。推進知識產權綜合行政執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完善知識產權誠信管理制度,構建知識產權保護信用系統,將惡意侵犯企業知識產權等違法失信行為信息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形成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