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一眨眼,我就做了18年的帽子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捷鋒帽業(泗陽)有限公司現場管理員張兆麗說,始終在生產一線工作的她,對身邊職工們的權益保障問題尤為關注。今年,她想重點圍繞優化就業援助政策、促進困難人員就業發聲。
“幫扶困難群體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睆堈愓{研發現,就業困難人員包含大齡人員、殘疾人、特困職工等,目前對這些人員的就業援助,存在著人員主動識別不夠、幫扶合力不夠、基層專業化工作隊伍較為薄弱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根據省人社基層平臺建設標準和服務規范,鎮街專職勞動保障協理員應不少于3名、社區(行政村)配備不少于1名專職勞動保障協理員。但她調研發現,某市有一半以上的行政村沒有配備專職協理員。
針對這種情況,張兆麗呼吁從3個方面幫助就業困難人員“捧上飯碗”。首先,加強人員主動識別,建立健全就業困難人員信息共享、主動發現工作機制,加強全國各省市、各部門間的信息系統大數據應用,主動發現符合條件的人員。其次,加強幫扶機制整合,厘清牽頭單位和配合部門職責,發揮各部門優勢,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多舉措、精細化幫扶。再次,加強工作力量配備,培養專業化隊伍,破解基層相關人手短缺、服務效能不高的問題。
“就像我做帽子一樣,認真履職,‘從頭出發’!”已是第三年上會的張兆麗,希望能扎扎實實、一步一步,推動國家進一步加強對職工權益的保護,讓每一個辛勤工作的職工都能感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