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消費品一頭連著經濟發展的“增長引擎”,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5大品類合計帶動銷售額1.1萬億元,發放直達消費者的補貼約1.75億份,成為拉動消費回升的強勁動力。在618大促期間,國補疊加平臺優惠,本是消費者購物“薅羊毛”的好時機,然而不少消費者遭遇補貼申領“卡殼”。江蘇“國補”有了哪些新變化?
6月9日,有江蘇消費者登錄京東APP平臺,查看補貼資格領取和使用流程,在江蘇家電國家補貼專區,頁面提示“因活動升級,家電品類國補資格暫時停止領取”。同樣,淘寶“國補”專區也顯示,“江蘇國補升級中,升級期間您將無法領取/使用國補優惠,后續開通時間另行通知”。在線下門店,也有消費者遇到無法立刻領取補貼的情況。這讓滿心期待享受優惠的消費者困惑不已。
6月18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目前江蘇消費者在全省線上線下均可享受國補,活動將持續到年底。前段時間,不少平臺確實進行了調整升級,不過現都已陸續恢復,消費者可以正常領取補貼。需要注意的是,補貼規則發生了變化:從6月1日起,江蘇線上線下的國補都開始采取“限額分配”的方式。
在南京某大型家電綜合賣場,一位家電品牌銷售人員打了個比方,“現在想要用補貼,得先登記排隊,我們幫您在平臺上‘搶’補貼額度,‘搶’到了再通知付款,等待周期大約在幾天到幾周不等,總之‘先搶先得’。”
事實上,“限額管理”并非臨時舉措。早在1月18日,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發布了《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就明確提出“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實行限額管理、資格調控”。
今年以來,消費市場持續升溫,江蘇家電及3C以舊換新活動熱度爆表。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省家電及3C累計銷售1826萬件,使用補貼資金74.32億元,拉動銷售額455.5億元,各項數據均居全國第一。如何在保證消費熱度的同時,有效確保補貼的持續性?江蘇通過對補貼資金的“限額管理”,階段性發放補貼,精準控制資金消耗速度。這樣一來,既減輕地方政府審計核銷的壓力,又降低了資金使用的風險。業內人士建議,未來可以進一步深化政企合作,鼓勵參與活動的經營主體追加配套資金,與國補形成合力,釋放更大消費刺激效應,讓消費市場持續“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