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項目計劃今年11月正式投產,建成后規模比比利時總部還要龐大。”6月6日,位于泰興經濟開發區的速的奧高性能材料(泰興)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勇自豪地告訴記者,項目年產各類高性能密封粘接材料6.85萬噸,達產后年開票銷售可達15億元,還將帶動更多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長江向東入海途經泰興時,由南向北折出一道彎。泰興經濟開發區便在這一道風景中乘浪奮進,廣開企業發展之路,更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序,書寫內生裂變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蝶變詩篇。
問題導向,鑄就產業“硬成就”
19家“世界500強、化工50強”企業,34個“世界單打冠軍”產品,連續12年躋身全國化工園區前10強、全國唯一沒有煉化企業的千億級精細化工園區……翻開泰興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圖譜,這座核心土地面積僅20多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創造了沉甸甸的發展成就,成為泰興市重點打造的經濟“主板塊”和發展“主引擎”。
時間撥回1991年,重型機械在長江之濱破土動工,泰興經濟開發區建設拉開帷幕。1993年,泰興經濟開發區入選江蘇省首批省級開發區。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泰興經濟開發區憑借優良的營商服務,精心編織企業發展的經緯,書寫著產業騰飛的傳奇。
近年來,園區秉持“用戶思維”和“問題導向”,緊扣企業在行政審批、項目服務等方面的真切訴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良性發展。園區建有化工安全技能實訓基地,自運營以來,實訓基地為企業開展特殊作業、承包商管理、應急演練、技能競賽、安全類培訓取證等各類技能培訓210余期,年度培訓總量超2萬人次;設立全省首家區鎮一體公安服務專窗,提供“一站式”審核審批服務,許可事項涵蓋企業和個人高頻辦理的交管、治安、出入境等11類36個; 立足產業特色精準發力,通過打造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核查泰興工作站,探索實踐“省管市有、省市共建”的服務新模式,搭建監管部門與企業互聯互通的服務平臺,打通生物醫藥企業與省藥監局聯系的渠道。
今年4月,《泰興經濟開發區(濱江鎮)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行動方案》發布,精準匹配的政策、詳實細致的舉措、暖心周到的服務,要將泰興經濟開發區打造為項目審批全流程、項目建設全周期、項目服務全天候的營商環境新高地。
江水拍岸34載,如今的泰興經濟開發區堅持高端化、精細化、循環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已建成氯堿、烯烴、醫藥、日化等產業鏈條,園區共有138家規上工業企業和68家外資企業,構建出“規模企業集聚、優勢產品集中、主導產業集群”的發展格局。
精準服務,“中試基地”蓬勃起勢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中試是一個關鍵環節,但因門檻高、限制多、成本大,對不少企業而言如一道壁壘,制約了科技成果的落地。
為破解化工及新材料產業研發成果在中試放大環節可能遭遇“斷鏈”的難題,泰興經濟開發區于2023年投資近5億元建設中試孵化產業園。經兩年建設,產業園已完成工程驗收,基本具備項目入駐條件。
中試孵化產業園附近的日化產業園內,維吉特新材料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為坤正加緊準備給省產研院的申報材料。從一個只有5人的小組到擁有9項生產專利的20多人隊伍,這家公司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去年6月,我們5個人從福建過來,沒想到園區已經提前準備了5間宿舍和4間實驗室供我們使用,配套服務太貼心,處處為企業著想。”孫為坤回憶,主攻生物基材料研究的團隊,正是看中了當地成熟的化工產業鏈能為公司穩定提供原料。
“年初我們完成了兩類主要生物基材料的小試,目前正在編制可研報告,向中試孵化產業園申請建設中試生產線,建成后預計年產量約1000噸。”孫為坤說。公司還獲得省產研院、泰州市產研院和泰興經濟開發區基金公司共同提供的2100萬元科研資金,正按科研進度有序發放。“常常一通電話,園區就想著法子為我們解決研發生產遇到的瓶頸,這種高效細致的服務,讓企業有信心在園區扎根壯大。”
“我們正在對接60余個項目,其中10多個項目組已提交申請。”在信息化中心大廳,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科創平臺負責人王昌堯告訴記者,中試孵化產業園建成后共設有30個中試模塊,涵蓋新材料、電子化學品、高端聚烯烴等多個領域,可為企業及科研機構提供中試場地、設備租賃、技術支撐、環境保障等一站式服務。
同時,泰興在全省率先出臺化工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管理辦法。依據該辦法,園區中試項目流程由原先的19項精簡為8項,項目審批周期由15—18個月縮短為3—4個月,企業提交材料量減少約60%。
向“新”向強,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2025年新春第一會上,泰興經濟開發區上下達成共識:全方位重塑“新招商”形象,實行拼專業、拼服務、拼生態的新打法,落細落實惠企政策,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加快打造未來產業發展新高地。
為此,泰興經濟開發區聚焦“1+2+6”現代化產業體系,統籌處理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關系:穩住精細化工產業的基本盤、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極、競逐未來產業新賽道。2023年,園區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前沿新材料、生物基材料、氫能、新型儲能、零碳負碳等六大未來產業。目前,園區已簽約六大未來產業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334.4億元。一手做大做強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手勇闖未來產業新賽道,園區的目標是用5—7年建成國家未來產業示范先行區。
20多年前落戶泰興的格林美(江蘇)鈷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泰興經濟開發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培育產業生態的有力見證。
“響應快、配套全、溝通渠道多,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談起園區服務,格林美(江蘇)公司副總經理葉晗晨如此評價。“公司的核殼高鎳三元前驅體,主要應用在3C數碼電池中的四氧化三鈷是世界‘單打冠軍’產品,現在1公斤能賣到250元。”如今,這家企業的四氧化三鈷在全球市場份額突破25%,泰興經濟開發區也由此成為全球最大的四氧化三鈷生產基地。
建強企業為主體、院士為引領、中試為支柱的高能級創新平臺矩陣,引導企業實施工藝革新、技術創新、產品更新,加快打造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泰興經濟開發區向著年度目標有條不紊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