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學的市場洞察,是企業出海的第一步,對我們了解海外市場很有幫助。”6月25日,谷歌品牌出海訓練營在陽澄數谷開營,蘇州姚繡文化有限公司品牌部部長吳瑞博特地趕來學習。訓練營一共6期,課程涉及企業出海全鏈路,講師來自谷歌大中華區新客戶業務部。
谷歌品牌出海訓練營是蘇州暑期技能大培訓中的一場。開營前一天,蘇州召開“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訓推進會,拉開了培訓的大幕。當日起至9月,蘇州將按照“產業發展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的導向,充分利用各大院校釋放培訓資源的窗口期,以及各類人群充電學習的黃金期,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力爭覆蓋12萬人次。
蘇州實施暑期技能大培訓,是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回應社會各方期盼的關鍵舉措。去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今年3月,人社部、財政部出臺《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通知》。兩份文件均提出,要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引領,以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為著力點,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構建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覆蓋職業生涯全程的技能培訓體系。
再從自身實際情況看。當前,蘇州正以新型工業化引領“制造大市”邁向“智造強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少不了一支與產業升級相匹配的勞動者隊伍。
“全市總動員,是培訓規模空前的根本原因。”蘇州市人社局局長張志明表示,開展暑期技能大培訓,蘇州更加注重各方力量的協同和各類資源的整合,最終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校企貫通、多方參與”的職業技能培訓新格局。
分層分類辦好暑期技能大培訓,面向有就業和培訓意愿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蘇州推出先進制造業技能培訓、現代服務業技能培訓、鄉村實用技能培訓等十大專項培訓。
在先進制造業技能培訓專項中,蘇州圍繞“1030”產業發展最急需、就業市場用工最緊缺的方向,發布補貼性培訓工種537個、緊缺技能工種130個。對于緊缺工種,蘇州把補貼標準上浮30%。
蘇州還及時把市場需求轉化成培訓標準和評價體系,為勞動者打開新產業、新業態就業空間。前不久,2025年江蘇省技能人才評價技術資源終審揭曉,蘇州開發的5個行業評價標準通過審定,占全省63%,分別是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師、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用戶增長運營師、基因工程藥品生產工、智能制造系統運維員,均屬于新領域范疇。
辦好暑期技能大培訓,蘇州放手讓企業當主體。實訓基地是勞動者技能提升的“搖籃”。推進會上,新一批8家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授牌,其中6家建設主體是企業。截至目前,蘇州累計建成市級公共實訓基地102家,含國家級4家。
“今年暑期,我們將圍繞企業生產難點,量身定制工業機器人操作、產線維護能力進階等課程,幫助職工強技能。”江蘇匯博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獲評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司副總裁、匯博學院執行校長涂強用一個項目道出了技能培訓的含金量:公司與蘇州一家企業合作,通過“白班理論教學+夜班產線實操”模式,短期內就把員工排障率提升至90%。
辦好暑期技能大培訓,蘇州引導院校釋放資源。在社會化培訓簽約環節,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框架協議,方向之一便是提升企業技師綜合能力。“我們的技師動手能力很強,但理論功底不夠,肚子里有貨,卻很難講出來。”該公司人才發展總監羅俊霞感慨地說,有了高校教師的指導,他們可以把理論實踐融會貫通,對自己、對帶人都有幫助。
教師是院校的核心資源。面對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領域新需求,蘇州調動更多高校、職業院校資源,利用暑期教師進企業研修等契機,與企業聯合開發一批代表技術前沿的“微課程”,及時將新方法、新工藝、新標準引入培訓實踐。
產教融合是有效路徑。早在2023年,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就與蘇州市職業大學、吳中經開區共建“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并成立理事會實體化運行。目前,三方完成4項人才標準制定,10所院校8門課程在吳中區實現學分互認。活動當天,三方簽訂新的產教融合協議,更大力度滿足區域對機器人與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
辦好暑期技能大培訓,蘇州也在嘗試更多元的培訓形式。推進會上,蘇州成立3家鄉村培訓中心,分別是相城區北太湖培訓基地、張家港市永聯培訓中心、蘇州市王森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限公司。中心集“資源匯聚、人才培育、產業對接”于一體,是蘇州“就近就便”為農村勞動者提供技能培訓的創新做法。
蘇州還為8名技能大師、技能冠軍授旗,請他們走進技能培訓一線,將豐富的實踐經驗、精湛的技藝和敬業的工匠精神傳授給學員,激勵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讓技能之光照亮就業之路,蘇州還著眼長遠,成立全市行業協會培訓大聯盟,通過整合人力資源、人事經理、跨境電商等協會力量,常態化發布培訓資源供給清單,“點對點”送至企業和職工手中,支持更多勞動者實現技能成才、技能就業、技能增收。